霉菌毒素污染:基于科学的风险降低策略

食品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威胁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即使在低浓度下,长期暴露也可能导致严重疾病,而食品和饲料中的高污染水平可能导致致命后果。(1)
这些污染物不仅限于谷物——它们还常见于咖啡、坚果、干果和其他农产品中。(2) 它们的存在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使霉菌毒素成为全球食品安全专业人士面临的持续挑战。

霉菌毒素是如何形成的?

霉菌毒素污染可能发生在食品生产链的多个阶段,从种植到储存和运输:
• 在田间 – 真菌在特定气候条件下茁壮生长,例如温度波动、高湿度和干旱引发的压力。(3) 这些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霉菌毒素的产生。
• 在运输过程中 – 长时间储存和远距离运输,特别是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会促进霉菌的繁殖和污染。(4)
• 在储存中 – 湿度控制不当会导致霉菌和真菌生长,从而增加储存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5)

由于霉菌毒素稳定且对大多数食品加工方法具有抗性,因此必须进行持续监测——不仅在收获时,而且贯穿整个供应链。(6)

霉菌毒素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消费者安全并符合监管要求,食品和饲料制造商必须实施有效的霉菌毒素筛查方法。侧向流测试和ELISA试剂盒提供了快速、可靠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以在关键控制点检测污染。(7)

为了实现最佳食品安全管理,霉菌毒素检测应在三个关键控制点进行:
✔ 原材料筛查 – 在加工前识别污染。
✔ 储存监测 – 确保安全条件以防止霉菌生长。
✔ 最终产品验证 – 在分销前确认符合标准。(8)

产品检测越频繁,安全性越高,从而降低与污染相关的疾病和召回风险。(9)

如何选择合适的霉菌毒素检测方法

选择合适的筛查测试是预防严重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键考虑因素:

✔ 针对特定商品的验证 – 确保测试试剂盒已针对所分析的特定食品或饲料基质进行了验证。如果供应商未对某一特定产品(如动物饲料)进行验证,测试结果可能不可靠。(10)
✔ 正确的取样技术 – 取样的变异性是测定霉菌毒素水平的最大误差来源,研究表明,取样可能占黄曲霉毒素检测总变异性的90%。(11)
✔ 标准化取样程序 – 为了获得准确且可重复的结果,应从批次的多个位置收集样本。最佳做法包括:

• 从卡车装载的不同区域至少取九个不同部分。(12)
• 在测试前研磨整个样本以实现均质化。(13)
• 确保每次测试使用来自相同研磨批次的代表性样本。(14)

如果没有正确的取样技术,霉菌毒素水平可能会出现不一致,导致对产品安全性的错误结论。(15)

ProGnosis Biotech:可靠的霉菌毒素检测合作伙伴

ProGnosis Biotech 提供先进的霉菌毒素检测解决方案,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易用性。我们广泛的侧向流测试和 ELISA 试剂盒产品组合,确保在各种食品和饲料基质中进行全面监测。

通过将霉菌毒素的常规筛查纳入食品安全协议,制造商可以:
✔ 最小化污染风险
✔ 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合规性
✔ 保护消费者健康
✔ 降低昂贵召回的风险

凭借 GMP 认证的设施和 ISO 认可的流程,ProGnosis Biotech 帮助企业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保持最高质量标准。

信赖创新。信赖精准。信赖 ProGnosis Biotech。

 

参考文献

  1. Smith, J. E., & Moss, M. O. (1985). 霉菌毒素:形成、分析及意义. John Wiley & Sons.
  2. Pitt, J. I., & Hocking, A. D. (2009). 真菌与食品腐败. Springer.
  3. Magan, N., & Olsen, M. (2004). 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检测与控制. Woodhead Publishing.
  4. Bryden, W. L. (2012). “饲料供应链中霉菌毒素污染:对动物生产力和饲料安全的影响。”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3(1-2), 134-158.
  5. 欧洲食品安全局 (EFSA). (2020). “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风险评估。” EFSA Journal, 18(4), e06121
  6. Sweeney, M. J., & Dobson, A. D. W. (1998). “Aspergillus、Fusarium 和 Penicillium 霉菌毒素的产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43(3), 141-158.
  7. Turner, P. C., & White, K. L. (2009). “霉菌毒素检测的分析方法。”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7(18), 8139-8143.
  8. Kuhn, D. M., & Ghannoum, M. A. (2003). “室内霉菌、产毒真菌及 Stachybotrys chartarum:传染病的视角。”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6(1), 144-172.
  9. Wu, F. (2004). “霉菌毒素风险评估及国际法规标准的制定。”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8(15), 4049-4055.
  10. Shephard, G. S. (2008). “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56, 211-266.
  11. Whitaker, T. B., Dickens, J. W., & Monroe, R. J. (1974). “棉籽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变异性。”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51(8), 343-347.
  12. Whitaker, T. B., Slate, A. B., & Johansson, A. S. (2005). “农产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取样程序。”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88(2), 299-305.
  13. Stroka, J., & Anklam, E. (2000). “筛选及测定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 A 的新策略。”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17(6), 386-395.
  14. Vargas, E. A., Preis, R. A., & Castro, L. (2001). “巴西咖啡豆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 A 的共存。”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18(2), 157-163.
  15. Bennett, J. W., & Klich, M. (2003). “霉菌毒素。”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6(3), 497-516.

More To Explore

Quantum BT-S 和 Quantum BT-CC 获得了 PIWET 的积极评估

ProGnosis Biotech 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乳品检测领域的地位,旗下的快速检测产品 Quantum BT-S 和 Quantum BT-CC 最近获得了**波兰国家兽医研究院 – 国家研究机构(PIWET:Państwowy Instytut Weterynaryjny – Państwowy Instytut Badawczy)**的积极评估。 继 Quantum BT-Cef 和 Symmetric B+T 已经获得正面评价后,Quantum BT-S

FLU A_B 快速检测在 ANSM 评估中优于其他 CE 认证测试

由 ProGnosis Biotech 开发的 FLU A_B 快速检测,近期通过了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ANSM)的评估。该评估是其对法国市场上带有 CE 认证的流感快速诊断测试所进行的官方市场监管的一部分。这项独立评估确认了 FLU A_B 快速检测具有出色的分析性能和可靠性,并强调了其在精准检测多种流感病毒毒株方面的高效性。 该测试的分析灵敏度和特异性针对三种关键流感毒株进行了严格评估,结果显示其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测试: 分析灵敏度比较(ng/mL) 流感毒株 ProGnosis Biotech – 快速检测FLU A_B 其他CE认证检测的范围 A/H1N1 5 – 25